养殖蝎子的成活率种蝎的来源:一是捕捉野生蝎或购回野生蝎做种蝎。二是到人工养蝎单位或个人处购买。对于初养者来说,以野生蝎做种蝎的做法不可取。野生蝎子的死亡率太高,损失太大得不偿失。野生蝎子怎么养殖,野生蝎子养殖方法不是容易掌握的,即使养殖过野生蝎子死亡也很大。河南省内蝎子养殖场与其他节肢动物(如昆虫等)一样,尽管蝎子的蜕皮是必然的但也必须具备适宜的先决条件,才能发生正常蜕皮现象。首先,要有充分的营养,这是保证蟹体正常生长发育、储存能量、积累养分和体积增大的关键。若营养不当,幼蟹的生长发育就会变得迟缓,蜕皮的时间也相应推后。蝎子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也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养殖项目,养殖效益和前景也相当可观,那么,怎么养蝎子?下面
平顶山市生态化蝎子养殖基地郏县塑料大棚蝎子养殖基地介绍怎么养殖蝎子。一起来进行一下了解。
一、蝎场建设
养蝎场的建设应尽量模仿蝎在自然条件下的生态环境,选择符合其生活习性、生长繁殖的条件,且方便饲养管理的场地。蝎场的规模可大可小,应注意如下几点:
1、地势环境应选择背风向阳,北高南低的坡源地带。排水良好,安静、无污染。
2、要根据养殖规模定面积。
3、注意蝎场土质pH值在6~8之间为宜,过高过低对蝎都有害,特别是幼蝎,可引起死亡。
4、设备:养蝎场中应配备饮水、喂养、消毒、分养、捕捉等设备,尤其要配备加温加湿设备。可以用普通的火炕、土暖气、电暖气等设备加温,也可以采取日光温室养殖;加湿设备可用小型喷雾器或中型农药喷雾器,如使用电子加湿器,则每40平方米环境配置一台。
二、环境因素
对人工无休眠养蝎影响较大的两个因素是温度和湿度。温度能打破蝎的休眠习性,缩短其生长、发育和蜕变。因此人工无休眠养蝎的温度应控制在25~38℃,当温度低于15℃时,蝎开始进入休眠期,40~42℃时失水严重;高于43℃时便会有大批蝎死亡。蝎喜潮怕湿,对环境温度要求严格,当空气相对湿度为 45%~60%时,最适宜蝎的生长活动。在实际养殖中,蝎的栖息窝穴湿度在15%~18%,活动场所为65%~75%为宜,高温低湿和高温高湿都会引起蝎的死亡。
三、饲料
以活鲜、软体多汁的昆虫和小动物为主,如黄粉虫、无菌蝇蛆、蚯蚓等,以及兔肉、鼠肉、牛肉、羊肉等动物性食物,有时也吃水果性饲料。饲料投放量应掌握在蝎饲养一昼夜后,略有剩余为限。每天傍晚前投放饲料,次日清晨清除剩余饲料并清洗喂食设备。投放饲料时及时恰当的供水也是一个重要环节,要特别注意水质和供水量。
四、日常管理
蝎生性胆小怕惊,栖息地喜欢干净,怕微生物侵染,又有互相残食的现象,故蝎养殖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蝎场安静,无噪音,特别是在母蝎孕期及子蝎蜕变期更要注意。孕蝎和不同龄蝎要分开管理喂养,避免互相发生螯斗和互相残食现象。还要保持蝎场卫生,预防侵染生病。正常情况下蝎生病较少,但要注意冬天用炉火加温时注意煤气中毒和室内缺氧,还要防止老鼠、壁虎和蚂蚁对蝎的危害。
五、简易加工技术
当蝎长至15~20克时,即为成蝎。如不能及时出售,就应做简易加工,方法有:
1、盐全蝎:加工前先将蝎放入冷水盆中,洗净泥土和粪便。每公斤蝎用食盐100~300克,加水5000克,浸饱7小时,使其吐净腹中泥土污物再捞出滤水。将20%~30%的食盐水煮沸,放入蝎煮20分钟后,捞出摊在草席放在通风处阴干,忌日晒以影响蝎产品质量。
2、清水蝎:将蝎放入清水洗涤后,捞出放入5%~8%的盐水中煮20分钟,煮时要慢慢翻动,煮好后捞出阴干即可。贮存时要注意防潮、虫蛀和鼠咬;优质商品蝎应保持色泽黄亮,肢体完整,躯干无杂质,最后包装封口及时到药材部门交售。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怎么养蝎子,蝎子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在平时也特别常用,蝎子的养殖要重视日常的饲养管理,多方面提高养殖的效益最为关键。
生长期 清明~白露(150~160日),是蝎子在一年之中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最好时期,故称为生长期。每年在清明节以后,气温开始逐渐回升,昆虫类大都已经复苏出蛰,蝎子的适口食物开始越来越多了。蝎的消化能力也随着气温的升高而不断增强,活动范围和活动量也不断加大。夏至~处暑期间活动最为活跃,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高峰时期人,产仔和交配大都在此期间内进行。整个生长期是蝎子一生之中的黄金时代,是一年之中实际生长发育阶段。野生蝎子养殖方法,蝎子在蜕皮前,一般均有明显的征兆。多数情况下,大约在蜕皮前一周即停止取食,活动明显减弱,皮肤粗糙,体节明显,腹部肥大,并进入一种半休眠状态.。但是,l 龄蝎由于尚未离开母体,其蜕皮活动比较特殊, l 龄蝎蜕皮时,用尾刺钩住母体的体节间隙,头部朝下倒悬,随着体躯的不断扭动,迫使头胸部的旧表皮首先破裂,然后借体躯继续扭动及重力作用,逐渐蜕出整个蝎体,并自母体掉落在地面上,顷刻又爬上母背。以后的各次蜕皮则主要借助外物进行。